开鲁县:农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
开鲁县:农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
开鲁县:农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内蒙古(nèiménggǔ)通辽市开鲁县把2025年确定为文旅产业提升突破年,以“红色初心赓使命绿色兴业谱(pǔ)新篇”为题,积极做好全市旅发大会筹备工作,推动(tuīdòng)农文旅融合发展,擦亮乡村振兴底色。
古榆(gǔyú)农业生态园全景(胡立忠 摄)
走进开鲁县古榆农业生态园项目(xiàngmù)建设现场,赤芍、射干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花海含苞待放,一座座现代化(xiàndàihuà)设施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在项目区的东西两侧。项目建成(jiànchéng)后,可以满足游客旅游观光(lǚyóuguānguāng)、休闲采摘、农业研学等多种需求。
智能温室(吕志敏(lǚzhìmǐn) 摄)
“西侧(xīcè)是占地将近10亩地的露营地,中间我们栽植了金丝垂柳。下一步,准备打造完善(wánshàn)天幕、露营帐篷,还有音乐(yīnyuè)小舞台等基础设施。”大榆树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少明说。
智能温室(wēnshì)里的无花果长势喜人(高默含 摄)
古榆农业生态园项目占地440亩,包括智能温室、标准化果园、中草药花海、露营地(lùyíngdì)、观景台、循环观光路(lù)等,项目预计在(zài)6月末初步完成,7月中旬左右开园试营业。
文化是(shì)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在推进农文旅(nóngwénlǚ)深度融合的进程中,开鲁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。
在开鲁县(kāilǔxiàn)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建设现场,工作人员在进行展馆内部(nèibù)设计和装修。项目完成后将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展示8000年以来的古代地域史、西辽河文明史、118年的开鲁县史,尤其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、近代(jìndài)以来的历史变迁及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“开鲁县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主要(zhǔyào)包括博物馆整体展览(zhǎnlǎn)的改造和(hé)布展。展陈面积大约是1500平方米,预计(yùjì)投资是500万元。目前,工程已经完成了展陈大纲的设计方案,展馆的基础工程也已经完成。下一步(yībù),项目将进一步推进(tuījìn)设计方案的修改,推进工程进度,预计工程于7月25日左右完成并开馆。”开鲁县博物馆馆长、麦新纪念馆馆长马海说。
文与旅相伴,旅因文而兴。开鲁县(kāilǔxiàn)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传承历史记忆(jìyì)、弘扬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,成为开鲁县的文化名片和群众的文化客厅,让游客在参观中领略开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(mèilì)。
除了开鲁县博物馆展陈提升(tíshēng)项目,麦新纪念馆数字化提升项目也在同步进行中,成为展示开鲁红色(hóngsè)文化的重要场所。
开鲁县农耕历史悠久,农业(nóngyè)(nóngyè)基础设施完备,拥有国家级(guójiājí)高效特色(tèsè)农业示范县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10多个“国字号”头衔,享有“世界黄金(huángjīn)玉米带”“中国红干椒之都”“中国鸡心果之乡”的美誉。全县拥有AAA级景区3个、AA级景区2个、国保单位1家、区保单位8家、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个。
近年来,开鲁县将文旅(wénlǚ)(wénlǚ)产业(chǎnyè)作为推动(tuīdòng)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(de)重要引擎,确定文旅产业为第五大产业,确立了(le)“红色研学+绿色休闲”的双基因发展战略;制定了全县文旅产业五年行动计划;规划了“红绿双基因”的产业布局,在全县确定了文旅景区景点67处,串联了红色研学游和绿色乡村游3条旅游精品线路;建立了开鲁文旅项目库;编制了博物馆(bówùguǎn)重新布展、麦新纪念馆数字化升级改造(gǎizào)、麦新红色研学路线升级改造、七家子农旅综合体、古榆农业生态园等重点项目22个。
“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,精心研究研学课程及路线设计、平台(píngtái)推广、流量(liúliàng)引爆、前店后厂等运营模式,使文旅产业植入绿色农畜产业链条之中,加快构建三产(sānchǎn)融合产业体系,书写文旅融合新(xīn)名片,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彩。”开鲁县文化旅游事务(shìwù)服务中心主任纪昕说。(吕志敏 王帅 胡立忠)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(yuánchuàng)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内蒙古(nèiménggǔ)通辽市开鲁县把2025年确定为文旅产业提升突破年,以“红色初心赓使命绿色兴业谱(pǔ)新篇”为题,积极做好全市旅发大会筹备工作,推动(tuīdòng)农文旅融合发展,擦亮乡村振兴底色。
古榆(gǔyú)农业生态园全景(胡立忠 摄)
走进开鲁县古榆农业生态园项目(xiàngmù)建设现场,赤芍、射干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花海含苞待放,一座座现代化(xiàndàihuà)设施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在项目区的东西两侧。项目建成(jiànchéng)后,可以满足游客旅游观光(lǚyóuguānguāng)、休闲采摘、农业研学等多种需求。
智能温室(吕志敏(lǚzhìmǐn) 摄)
“西侧(xīcè)是占地将近10亩地的露营地,中间我们栽植了金丝垂柳。下一步,准备打造完善(wánshàn)天幕、露营帐篷,还有音乐(yīnyuè)小舞台等基础设施。”大榆树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少明说。
智能温室(wēnshì)里的无花果长势喜人(高默含 摄)
古榆农业生态园项目占地440亩,包括智能温室、标准化果园、中草药花海、露营地(lùyíngdì)、观景台、循环观光路(lù)等,项目预计在(zài)6月末初步完成,7月中旬左右开园试营业。
文化是(shì)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在推进农文旅(nóngwénlǚ)深度融合的进程中,开鲁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。
在开鲁县(kāilǔxiàn)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建设现场,工作人员在进行展馆内部(nèibù)设计和装修。项目完成后将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展示8000年以来的古代地域史、西辽河文明史、118年的开鲁县史,尤其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、近代(jìndài)以来的历史变迁及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“开鲁县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主要(zhǔyào)包括博物馆整体展览(zhǎnlǎn)的改造和(hé)布展。展陈面积大约是1500平方米,预计(yùjì)投资是500万元。目前,工程已经完成了展陈大纲的设计方案,展馆的基础工程也已经完成。下一步(yībù),项目将进一步推进(tuījìn)设计方案的修改,推进工程进度,预计工程于7月25日左右完成并开馆。”开鲁县博物馆馆长、麦新纪念馆馆长马海说。
文与旅相伴,旅因文而兴。开鲁县(kāilǔxiàn)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传承历史记忆(jìyì)、弘扬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,成为开鲁县的文化名片和群众的文化客厅,让游客在参观中领略开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(mèilì)。
除了开鲁县博物馆展陈提升(tíshēng)项目,麦新纪念馆数字化提升项目也在同步进行中,成为展示开鲁红色(hóngsè)文化的重要场所。
开鲁县农耕历史悠久,农业(nóngyè)(nóngyè)基础设施完备,拥有国家级(guójiājí)高效特色(tèsè)农业示范县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10多个“国字号”头衔,享有“世界黄金(huángjīn)玉米带”“中国红干椒之都”“中国鸡心果之乡”的美誉。全县拥有AAA级景区3个、AA级景区2个、国保单位1家、区保单位8家、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个。
近年来,开鲁县将文旅(wénlǚ)(wénlǚ)产业(chǎnyè)作为推动(tuīdòng)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(de)重要引擎,确定文旅产业为第五大产业,确立了(le)“红色研学+绿色休闲”的双基因发展战略;制定了全县文旅产业五年行动计划;规划了“红绿双基因”的产业布局,在全县确定了文旅景区景点67处,串联了红色研学游和绿色乡村游3条旅游精品线路;建立了开鲁文旅项目库;编制了博物馆(bówùguǎn)重新布展、麦新纪念馆数字化升级改造(gǎizào)、麦新红色研学路线升级改造、七家子农旅综合体、古榆农业生态园等重点项目22个。
“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,精心研究研学课程及路线设计、平台(píngtái)推广、流量(liúliàng)引爆、前店后厂等运营模式,使文旅产业植入绿色农畜产业链条之中,加快构建三产(sānchǎn)融合产业体系,书写文旅融合新(xīn)名片,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彩。”开鲁县文化旅游事务(shìwù)服务中心主任纪昕说。(吕志敏 王帅 胡立忠)
更多(duō)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(yuánchuàng)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